電子郵箱市場盈利模式急待改變
發(fā)表日期:2012-01-10 08:00:50 文章編輯: 瀏覽次數:
電子郵箱市場強烈依賴廣告的模式,終于到了不得不做出改變的地步。 近日,搜索巨頭百度發(fā)力郵箱市場。不過它沒有選擇自己做,而是收購了一家與騰訊此前收購的Foxmail功能類似的Koomail郵件客戶端。這固然體現出了百度收購切入點的高明,但收購這家毫無名氣的終端廠商背后,其對于目前郵箱市場白熱化競爭的無奈也暴露無遺。
就在三四年前,人們還在為能擁有網易20M的郵箱而歡呼雀躍,因為當時郵箱普遍只有5M,甚至在2003年左右時,郵箱提供商們還一度企圖進一步限制郵箱的用戶量,為郵箱收費做準備。但Google的1G免費郵箱迅速葬送了國內所有郵箱提供商的美夢,Gmail也因此在世界范圍內樹立了自己的地位。國內郵箱提供商們被一棒打回現實,不得不跟上Gmail的步伐,終結了限制容量,甚至企圖收費的美夢,以網易、新浪、雅虎中國等門戶主導的郵箱戰(zhàn)國局面形成。
然而,如果說Google的免費打開了郵箱的潘多拉盒子的話,那么2007年下半年hotmail的5G升級則是讓郵箱市場走向了無窮容量的不歸路。因為無窮的容量,意味著郵件服務提供商們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來滿足于更多免費用戶的苛刻需求。這包括更多的技術投入,對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和系統(tǒng)維護的更多開支,對于大量存儲空間的需求等等。而在成本增加的基礎上,收入卻并不一定會得到明顯的提升。
郵箱占有的網頁空間畢竟是有限的,而擴大廣告投放面積又很容易招致用戶的反感,不擴大面積廣告量就無法實現突破。即使實現了精準營銷,投放面積的問題也不能得到根本有效的解決。企業(yè)郵箱和VIP郵箱目前增長潛力也并不明顯。而百度新收購的Koomail和騰訊的Foxmail等郵件客戶端更直接把郵件下載到了本地,直接屏蔽了門戶網站們頁面上的大多數廣告,這也對門戶網站們的郵箱收入造成了巨大沖擊。
而每年新增加的眾多用戶雖然會對郵箱提供商有所選擇,但并不能彌補整個郵箱市場的造血功能。廣告收入與免費服務實際上付出的成本相抵,郵箱提供商幾無所得。如此的惡性循環(huán)也導致廠商與投資者將更多的精力與資本投向了游戲等高產出的服務。
以廣告收入主導的郵箱市場已經走向了飽和。但為什么幾乎所有的門戶網站都還在這一領域激烈搶奪呢?作為一項基礎性服務,郵箱始終是所有網絡應用中最具有黏性的業(yè)務之一。目前,世界第一大門戶網站雅虎中來自郵箱的入口占據了整站的46%,是其第二大入口搜索的3倍。微軟live.com的所有入口中郵箱竟然占到了79%,msn.com中hotmail也占到了40%.國內門戶中,網易和中國雅虎的郵箱也分別吸引了10%和19%的流量。在流量為王的世界里,所有網站自然不會放棄郵箱這塊寶地。
除了具有黏性的特性以外,門戶們正在針對郵箱的入口功能進行深入挖掘。目前,網易、新浪、中國雅虎等都已經在郵箱內集成了多種應用。新聞、博客、股票、招聘、即時通訊工具等幾乎所有的互聯網應用,都正在被集成進郵箱,以把收入匱乏的郵箱領域的流量盡可能地導向其高附加值領域。門戶不愿意放棄郵箱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對郵箱未來的潛力仍抱有信心,不愿意放棄對未來贏利新模式的探索。此次百度收購的Koomail和此前騰訊收購的Foxmail就是對郵件價值的二次開發(fā)。但這種開發(fā),只是郵箱市場價值的轉移,犧牲的是其他門戶網站的廣告收益,并沒有帶來整個郵箱市場的大幅擴容。
不過隨著移動互聯融合趨勢的出現,郵箱市場飽和的現狀有可能得到緩解。跳出廣告的瓶頸,通過移動增值業(yè)務來為郵箱市場植入活力,從短期來看是個不錯的選擇。然而隨著即時通信工具、Twitter、Blog等新的Web2.0模式的興起,這些業(yè)務的互動和溝通功能都空前強大,極大地替代了郵箱的信息傳遞功能。而網絡存儲的興起更讓郵箱的存儲功能相形見絀,郵箱的優(yōu)勢已經喪失殆盡。剛剛興起的移動郵箱業(yè)務也受到了這些業(yè)務在移動領域的強大壓力。